1.地被植物种植设计
(1)被植物的特性。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,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、匍匐型灌木和藤本植物。优良地被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贴近地表生长,覆盖蔓延力强,适应能力强,种植以后不需经常更换,能够保持连年经久不衰。地被植物种类繁多,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应按其机能、环境及欲展示的效果等加以选择。
(2)地被植物的功能。一是工程功能,可以防止土壤冲刷,减少风蚀和水蚀;减少地面反光所产生的刺眼现象;减少地面的声波传送,降低噪声污染;减少尘土飞扬,滞留粉尘,净化空气;引导交通路径;特定空间的界定;联结、组合空间。二是气候功能,减少地面辐射热的反散,减少地面层热气的传送,提高空气湿度。三是美化功能,有植物覆盖的地表比裸露的泥地更美观,若能整体设计,配置适当类型、色彩、质地、高矮的地被植物,则更能在绿化中达到美化的效果,此外,种植地被植物常能达到“变化中有统一”的基本设计目的。此外,地被植物可以招蜂引蝶、吸引鸟类,构成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殊景观。
(3)分类与应用。一是禾草植物类,最耐践踏,在庭园中常大面积栽植,供人们在其上活动、休息,如野牛草、结缕草、狗牙根、早熟禾、高羊茅等。二是草花及观叶植物类,生长低矮、快速,蔓延性极佳的草花及阳性观叶植物类,用它们装点绿地的主要景点,可使景观更加精致雅观,此类植物大都不耐践踏,只适宜作饰景、衬景、配色或其他诸如界定空间及基础栽植之用。三是藤蔓类,多数枝叶只是悬浮于地表,适宜平地栽植,无法在斜坡地上起水土保持作用,少数种类其茎节处易生不定根,可附地着生,抓地性较强,水土保持功能较佳,如凌霄、地锦、忍冬等。四是阴性观叶类,其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,且具有良好的耐阴性,能在隐蔽地点栽植,生长良好。五是低矮花灌木类,此类植物与草本类地被植物相比寿命较长,其景观效果较为稳定,有观花、观果、观看枝条等各种类型。
(4)地被植物的应用原则。地被植物种类繁多,在应用时首先考虑自然环境因子(如光照、湿度等),选择能适地生存并易蔓延生长的植物,这样才可能有良好的外观表现。其次必须考虑人们的活动情况,若该场所允许人们在上活动,就必须选择耐践踏性强的种类。斜坡处则可选择附地性强的植物如地锦,才有助于水土保持和景观效果稳定。最后,要注意展示效果,如观花或叶色艳丽者可突出色彩变化,若只作背景、衬托使用时,绿色枝叶者即可。质地及株高也是必须考虑的条件,如能同时考虑,即可获得最佳的展示
效果。
4.水生植物种植设计
水生植物配置于园林水体中,既为水面增添光彩,又减少水面蒸发,遮挡部分水面,增进水质清洁卫生。水生观赏植物分为三类,即挺水性植物(上部茎、叶、花能伸出水面,只有根部埋于水下的泥土中,如荷花、芦苇、水葱等)、浮水性植物(叶及花均浮于水面,根部埋于水下泥土中,如睡莲、菱角、芡实等,它们只能在浅水域或沿岸处生)漂水性植物(全株漂浮水中,随水游动,如浮莲、凤眼莲、浮萍等,这类植物要求水面平稳)。布置水生植物要根据其生态习性的不同进行,种植时切忌种满水面,并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植物根蔓延。水生植物作为观赏进行栽植时,要考虑其平、立面构图,要充分注意与岸上地形、树木及水中堤桥岛屿相协调,构成一个完整画面。
5.木本植物种植设计
(1)点状配置。单株栽植(即孤植)是点状配置的最小单位,它在园林中有观赏、庇荫等作用,孤立树在风景构图中常放在突出位置上,北方常用白皮松、银杏、国槐等当作孤立树;对植常作配景,在规则式构图中,对植常采用严格的对称形式,而在自然式构图中,对植采用均衡对称形式;丛植是按一定的构图方式独立于周围树林、树群之外的乔灌木组合,一般由2~9株(最多不超过15株)树木组成,树丛的组合既要注意群体美的效果,又要照顾组成树丛的每一株树木在统一构图中的个体美,除两株树丛外,组合时不能布置成具有轴线的形状,以免影响效果;由多个树丛组成树丛组,用来组织空间、分隔空间,布置在林带、树群边缘使林缘产生变化,它是树群和树林的过渡;群植是较大量(20株以上)的乔灌木组成的群体,它可分隔空间,又可组织空间,并可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。
(2)带状配置。带状配置是构成连续风景的骨架。按直线或缓曲线方向成行栽植乔灌木称行列栽植;多行行列栽植即形成林带栽植,自然式林带即带状树群,它可起防护、隔离的作用,密集型行列栽植主要指绿篱和树墙而言,树种要选择耐修剪的乔灌木,它可起到防范、防护作用以及园林绿地边饰作用和屏障、组织空间作用,绿篱、花篱、树墙可进行修剪、造型,但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一致。
(3)状。成的带有森林外貌的密林、疏林和风景林,它可以是单纯林,也可是混交林,适用于大型园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