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023-68660679
您所在的位置:

殡葬园区园景的题名

发布时间:2022.08.18 10:10:22

中国思维模式与西方以逻辑分析和推理为基础的思维模式不同,它以深厚的直观综合模糊化为特征,反映到文化艺术上,就是审美的综合性。如中国园林集植物、建筑、山水、文学等艺术于一体,文学在园林中应用广泛,如匾额、槛联、碑文等,其中尤以园名景名分量最重。以含蓄优雅的文字给园林建筑取名、题额、配对联、写诗文,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,通过文字曲折地表达一定的思想,是园林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园名景名是中国园林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流传至今的园名景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品。园景题名是全园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,它可焕发游者的美学感受,增强园林的书卷韵味。殡葬园区作为特殊的园林,其园景题名时除遵照精练性与寓意性相结合的原则外,更应充分体现殡葬改革与殡葬文化。
中国园林园名景名文辞优美,数量浩大。园名景名的取名不外乎意象和具象两大体系,各自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可作为殡葬园区园景题名的主要方法。所谓意象,是指从具象事物中被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、属性和关系等
1.典故传说
中华文化悠久灿烂,以崇古怀旧命名的园名景名,能使人产生千古之幽思。有的直接用“古”字,如“古遗堂”“阅古楼”等,文辞简洁,含义深远。有的用特定的神话典故,如蓬莱、方丈和瀛洲神话中的仙山影响到园林中,形成“一池三山”的园林布局。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南的澄湖,自东而西散布的“金山岛”“青莲岛”和“千林岛”,就是模仿三神山的意境而布局的。而“鱼乐亭”和“濠濮轩”等则采用庄子《濠梁之辩》中与惠子的那段移情益智、闪烁着东方人聪颖与智慧的典故。“五柳园”源自陶渊明的《五柳先生传》,园主仿佛也像陶渊明一样,脱略形迹,不慕荣利。又如“立雪堂”“拜石轩”,分别取材于“立雪拜师”和“米芾拜石”的故事,各有所取,各有所喻。
用诗句作园景名称往往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。苏州拙政园中的“听雨轩”取自南唐李中诗“听雨人秋竹,留僧复旧棋”和宋代杨万里诗“蕉叶半黄荷叶碧,两家秋雨一家声”,亭边广植蕉、竹、荷,雨声潇潇,别有情趣。承德避暑山庄的“梨花伴月”源于宋代晏殊“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”诗句。上海豫园“卷雨楼”取自唐代王勃“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”的骈文
有的园景题名过程便是一个故事,像苏州狮子林中的“真趣亭”。传说乾隆南巡至此眺望,即兴挥毫“真有趣”三字,有个随从大臣觉得欠雅,请求乾隆把中间“有”字赐给他。由此,所剩“真趣”二字便成了此亭的名字。
2.哲理志趣
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儒、道、释。儒家人世进取,更多地渗透积淀在政治和伦理等方面;道家退隐无为,崇尚自然,对山水等自然美的追求与发掘有巨大影响;佛教传入中国后,被深厚的本土文化同化,产生禅宗,使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生有更玄奥深刻的醒悟。三种思想相互影响渗透,使得古代文人具有思想的多重性。反映儒家思想的园名景名有“怀仁堂”"勤政殿”等。因为园林是士大夫公务之暇休憩之处,或是文人遁世隐居之所所以道家的思想对之影响较大,这不仅表现在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造园思想,而且在园名景名中占有较大比重。如苏州揣政园取晋代潘岳“灌园鬻蔬,……此亦拙者之为政也”之意。其中的“小沧浪”取《楚辞·渔父》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”之句,表达这种退隐渔耕思想的还有“退园”“息园”“归耕之庄”等。其他如“澄怀堂”“寄清净心殿”“机亭”等,追求道家清静淡泊的心境和状态。一些含有哲理志趣的成语也可作为题名,尤其是组合式建筑或园景,如北京大学的一组建筑以“德斋”“才斋”“均斋”“备斋”为名,取自成语“德才均备”,隐含着育才之目标。殡葬园区园景题名也可以是对人生的反省,结合人世的懦家思想、出世的道教思想和考虑生死意义的佛教思想,依托宗教对人生意义进行反思,把宗教思想与现代殡葬改革观念融合在一起。
3.吉祥喜庆
龙凤呈祥和福禄寿禧等吉祥喜庆辞藻,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感望与互相祝贺的诚意。一般皇家园林中用此类文字较多,如“万福楼”。
“迎科馆”“延庆楼”等。吉祥之文字在殡葬园区园景题名中应用很广。为了地强殡葬园区的文化氛围,应尽量选择既有一定针对性又比较含蓄的词语,把孩葬功能隐藏在字里行间,使人产生相关的联想。日本的“公益社”就是殡仪馆,
素,但人们都知道这就是殡仪馆(或火葬场)。 公慕则叫“xx草地”等词 。